旅日優惠券

旅日地圖

日本版的《聊齋誌異》?《雨月物語》的神秘魅力以及與怪談的差異

2025年09月01日 | By
日本版的《聊齋誌異》?《雨月物語》的神秘魅力以及與怪談的差異

提到鬼怪文學,許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清代蒲松齡所著的《聊齋誌異》,其中人與鬼的各種互動相當精彩,玄幻的部分更是讓童年刻骨銘心。趁著鬼月也來向大家介紹,其實在日本也存在著一部風格獨特且同樣引人入勝的怪奇小說集《雨月物語》,可以堪稱是日本的聊齋喔!

什麼是《雨月物語》?

圖片來源

《雨月物語》由江戶時代的文人上田秋成於18世紀中後期完成。全書共分五卷、收錄了九篇故事。這些故事涵蓋了從日本戰國時代至江戶時代的背景,描寫著與靈異現象有關的各式主題,與中國《聊齋誌異》相似,都是能夠在當中見到當地的歷史風俗的怪異為主軸。有趣的是,《聊齋誌異》雖完成於上個世紀,但卻直到1766年才正式出版,而《雨月物語》則在1776年問世,兩者出版時間僅相隔十年。

融合了日本歷史與時代文化的怪奇故事

《雨月物語》中的故事大多以死亡後的牽絆或死者的願望作為主軸,不以嚇人為目的,而是展現出一種對生死、情感的描述。接下來讓我們帶大家來看看當中的幾篇故事。

《白峯》

圖片來源

崇德上皇是位命運多舛的天皇,並以日本三大怨靈之一而聞名。在他因血緣而複雜的政治角鬥之下,他的皇權慘遭架空,並在反抗失敗後被流放至偏遠的讚岐,臨終前更咬斷舌頭、寫下血書來向當時的皇家進行詛咒。

《白峯》正是圍繞著這段歷史展開。故事敘述法師西行在巡遊之際來到讚岐的白峯寺,為崇德上皇的陵墓誦經祈禱。怎料經聲時竟傳來回應。而那聲音正是來自崇德上皇的怨靈,兩者隨即展開辯論。西行講求佛理,勸導崇德上皇放下執念。但是崇德上皇卻因其怨恨而無法解脫。最終,在西行的持誦與開示中,崇德上皇消散病重獲安寧。

《菊花之約》

在戰國時代的亂世中,一名叫做丈部左門的書生與武將赤穴宗右衛門結為異姓兄弟,兩人情同手足,並立下誓言,要在「菊の節句」(重陽節)再會。然而宗右衛門確因戰亂落入囹圄,不久後逝世。儘管如此,他卻仍信守諾言化作幽魂赴約。當丈部左門於菊花節之日等待之際,望見逝去的赤穴宗右衛門如約而至並感到悲痛。而後他前往出雲的旅途,並成功替赤穴宗右衛門報仇。

《淺茅之宿》

故事同樣發生在戰國時代,一名叫做勝四郎的男子離鄉前往京都販售布匹,留下妻子宮木守家。然而在返途中卻不幸遭盜賊襲擊,接著還身受重病,在往後的幾年間皆沒能歸返。在多年之後他終於踏上歸途並回到久違的故鄉。當推開大門後,他發現宮木依然在屋中等待。兩人在敘舊後,便因為夜深而同床就寢。

然而隔日清晨,當勝四郎醒來後卻發現身旁空無一人。而妻子躺臥之處僅剩下一塊墳塚與一首留在紙上的詩句。

《夢応之鯉魚》

畫僧興義擅長繪鯉魚,筆下的鯉魚活靈活現。某日,興義染上重病並斷氣,但弟子見其身體仍有餘溫,便遲遲未敢下葬。直到三日後,他竟奇蹟般地蘇醒。然而他睜開眼的第一句話便是:「我們來去找平之助,他應該正在宴會中享用生魚片吧。」

在他與弟子前往後平之助的宅邸後,那裡果真正舉辦著宴會,正在眾人驚詫之中,興義講述了他的離奇經歷。原來在斷氣後,他並未發覺自己已經過世,而是一路走到湖邊開始游泳。接著他向海神祈願,希望自己能化為鯉魚,並在實現願望後,在水中游了三天三夜。在他因為飢餓驅而咬上魚餌後便被釣起,並送入了平之助的廚房。在即將宰殺時,僧興才終於驚醒。

日式恐怖故事,傳達日式人生觀

《雨月物語》是基於日本的歷史與文化所撰寫的原創之作。在醫療並不發達的當時,死亡降臨於身邊的人也相當稀鬆平常。或許也正是如此,讓怪奇的故事與現代有所不同,並非以引發恐怖為主旨,而是透過故事希望大家能夠珍重當下。

Japaholic
  • 滿足好奇心旺盛的日系女子們的願望,我們提供在旅遊書上絕對找不到的日本在地即時觀光情報、到日本必買的購物資訊新消息、日本生活風尚資訊以及藝術、文化等,豐富多元的內容。

妳可能會喜歡

最新排名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