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酷熱難耐的夏天讓你受不了了嗎?在日本,夏天夜晚消暑最常見的其中一種活動,就是說「怪談」了。江戶時代,人們開始點起油燈,夜晚不再侷限於日落時分,在夜晚閒聊、互相說著各地聽來的傳聞,形成了歷史悠久的怪談文化,知名的怪談也不斷被傳誦,編成了演劇、落語等方式廣為人知。
今天趁著鬼月,就讓Japaholic編輯部帶大家來一窺日本的三大怪談「牡丹燈籠」、「四谷怪談」以及「皿屋敷」,這三個日本最著名的經典怪談,也擁有著三個代表的經典女鬼,這些女鬼們究竟背後有甚麼身世呢?
一起來看看!
牡丹燈籠:日本的第六感生死戀?
又稱「怪談牡丹燈籠」,改編自中國明代小說《剪燈新話》中的「牡丹燈記」,由江戶末期至明治時期活躍的落語家 三遊亭 圓朝 加入其他多樣化的故事情節後重新編撰而成。
牡丹燈籠的短篇故事版本如下:
有位名為荻原新三郎的浪人,與旗本飯島平左衛門的女兒阿露相戀,但因為身分的差異而沒有辦法相見,不久阿露便因病去逝。
有一天晚上,阿露與女僕阿米提著牡丹燈籠來到新三郎家中,兩人非常開心,共度了夜晚,此後每天阿露都會提著牧丹燈籠來訪,直到新三郎的鄰居關口屋半藏為了送妻子補好的蚊帳去給新三郎,結果意外發現新三郎竟抱著一只女人的骷髏,知道了阿露已經不是活人的事情。
後來,路過的和尚良石感覺到了這裡的不對勁,將一張符咒交給新三郎,要他貼在門上,這樣阿露就沒有辦法進去門內。
無法進門找新三郎的阿露找上了伴藏請他幫忙撕下符咒,伴藏與妻子討論後,決定向阿露要求一百兩黃金就幫忙撕下符咒,結果果然得到了一百兩黃金,而伴藏將符咒撕下後,阿露也進了屋內,將新三郎永遠地帶走了……
四谷怪談:渣男就是欠教訓
「東海道四谷怪談」(とうかいどう よつや かいだん)是江戶時代後期的歌舞伎劇作,由劇作家鶴屋南北於1825年(文政8年)創作並初演。雖然題名中有「東海道」,但實際舞台多設於江戶四谷,作品並非單純改編自實事,而是結合當時社會傳聞、御家騒動與武家悲劇等要素所編成。這齣戲被視為日本怪談劇的代表作,對後世的怪談文學、舞台劇與影像作品產生了深遠影響,至今仍不斷被重演與改編。
故事的核心人物是田宮家的女兒——阿岩(お岩)。她嫁給了浪人伊右衛門(いえもん),但伊右衛門心懷野心,嫌惡阿岩的容貌與出身,並渴望攀附權貴。
在原作中,伊右衛門為了謀取利益,企圖迎娶權勢人物的女兒,於是聯合家臣設計毒害阿岩。阿岩誤服下含毒的藥物,容貌因此潰爛,頭髮脫落,最終在痛苦與絕望中死亡。臨死前,她詛咒伊右衛門,誓言化為怨靈。
此後,伊右衛門雖如願迎娶新婦,卻接連遭到阿岩幽靈的糾纏。最著名的一幕便是障子映影:新娘在婚禮之夜看紙門(障子)上映出的不是自己,而是阿岩血肉模糊的面孔,嚇得精神崩潰。伊右衛門本人也逐漸陷入瘋狂,誤殺親友,最終走向覆滅。
自1825年初演以來,《四谷怪談》在江戶歌舞伎舞台上屢次上演,並流傳至明治、大正與昭和時代。隨著電影與現代舞台劇的發展,阿岩的形象成為日本「怨靈女性」經典代表之一。
此外,東京都新宿區四谷左門町建有於岩稲荷田宮神社(俗稱「お岩稲荷」),供奉阿岩之靈。據傳演出《四谷怪談》前,劇團成員必須前往參拜,否則可能遭遇意外。這一信仰也進一步鞏固了阿岩作為日本怪談象徵的地位。
皿屋敷:爛老闆造的孽
在姬路城內,可以見到一口被稱為「阿菊井」(お菊井戸)的古井,這口井便與日本著名的怪談「皿屋敷」緊密相連。皿屋敷的故事自中世以降廣為流傳,日本各地均有類似傳說,而其中以播磨國(今兵庫縣)姬路的版本「播州皿屋敷」,以及江戶番町一帶的版本「番町皿屋敷」最為知名。這個故事後來更被改編為歌舞伎、講談與落語等表演形式,成為經典的怪談題材,大眾題材中經常提及的版本,主要是以番町皿屋敷的故事為主:
相傳在一名叫做青山主膳的武士宅邸中,侍女阿菊因拒絕主人青山主膳的愛意,遭到了陷害,不慎打破家中珍貴的十枚盤子之一(又一說是遭到藏起來),而遭到嚴刑拷打。最後,阿菊為了明志,投入宅邸的古井,含冤而死。自此之後,每當夜深人靜,井底便會傳來女人的幽怨聲音:「一枚……二枚……三枚……」一直數到「九枚」便淒厲哭喊,重複不止。
據說後來有高僧受邀為之誦經超度。某夜,當井底傳來熟悉的「九枚……」時,高僧即刻接道:「十枚。」這才使得阿菊的靈魂獲得安慰,終於寂然消散。
三大怪談塑造的「日本女鬼」經典形象
看完了「日本三大怪談」你有查覺到甚麼嗎?《皿屋敷》、《四谷怪談》與《牡丹燈籠》,雖然細節各異,卻共享著鮮明的共通點:女性作為冤屈的中心,因背叛、欺凌或情愛而慘死,死後化為怨靈索命。她們往往以白衣、散亂黑髮、幽怨執念的形象出現,成為日本幽靈的形象原型。這些故事在江戶時代透過歌舞伎與講談廣為流傳,既是夏季的消暑娛樂,也是一種對於世間各種不忠不義的警世故事。
文化上,三大怪談的流行使「女幽靈」成為日本文學、戲劇與視覺藝術中的固定符號,影響了日本美學以及各種創作。日本的幽靈不僅是恐怖的存在,更象徵著某種日本對於因果與社會以及淒美的想像與美學。
經常被大家提起的,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七夜怪談》的貞子。她的形象明顯繼承自「皿屋敷」阿菊與「四谷怪談」阿岩的雙重原型:恐怖模樣、黑長髮、水井。也繼承了日本三大怪談的女鬼形象,為日本的恐怖經典帶來下一個盛世。
大家喜歡哪一個怪談呢?如果你喜歡看更多的鬼故事與都市怪談,不妨來Japaholic鬼月專欄「鬼月夜話」看更多涼颼颼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