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日優惠券

旅日地圖

忍痛生孩子才是好媽媽?為什麼日本人不做無痛分娩?日本網友正反論證戰很大

2025年08月04日 | By
忍痛生孩子才是好媽媽?為什麼日本人不做無痛分娩?日本網友正反論證戰很大

你有想過,自己的耐痛指數有多高嗎?雖然每個人的疼痛耐受程度不同,但在臨床疼痛指數算上前三的一定有生產痛,僅次於燒燙傷,甚至還會影響到孕婦的生理及心理,具有一定的風險;而在醫療技術發達的現代,歐美國家超過七成的孕婦都會選擇無痛分娩,但日本經過統計,還不到一成孕婦選擇無痛分娩,這又是為什麼呢?

先進大國日本竟然尚未普及無痛分娩?

今年7月,日本高知縣進行了第一起無痛分娩的案例,讓無痛分娩達成在全日本縣市都能施行;其中,令廣大鄉民驚訝的是,居然有縣市到了2025年才有第一起無痛分娩的案例,引起鄉民的討論。

其實日本孕婦在生產時,選擇無痛分娩的情形還不算普遍,其中一個原因是能夠實行無痛分娩的婦產科醫院不算多,要執行無痛分娩就需要麻醉醫師,無痛分娩由於是透過硬膜外腔注射麻醉藥來減輕疼痛,也有一定的併發症風險,醫院也需要有相關設備,設備完善的醫院還不算多,且集中在大城市,如果想要無痛分娩,就必須到大城市的醫院,而無痛分娩的費用也不低,移動及生產相關費用的總和形成不小的負擔,所以無痛分娩難以成為日本孕婦的首選。

而高知縣屬於人口外流最嚴重的地區之一,除了少子化現象嚴重,當地醫療也人力不足,所以高知縣能夠實行無痛分娩,其實是相當振奮人心的事呢。

能夠執行無痛分娩的日本醫院分布圖

「好媽媽」的傳統日本觀念

而另外主要的原因,來自於日本的傳統觀念與男女性別權力上,2024年,知名日本男星在自己的社群媒體回應快要生產的粉絲,建議「撒嬌求老公」打無痛分娩(原文:旦那様に無痛おねだりするか),引起嘩然,男星事後也在社群上道歉,並表示會為該名粉絲加油。

而這名男星的措辭,讓鄉民討論起日本男女地位的不平等,以及日本傳統中有對於媽媽一定要經歷過生產痛才能會愛小孩、是好媽媽的刻板觀念,如「肚痛產下的嬰兒很可愛(お腹を痛めて産んだ子はかわいい)」、「經歷過生產的痛苦才能成為真正的母親(産みの苦しみを味わえば真の母親になれる)」。

綜合前面兩項因素,造成日本孕婦很少選擇無痛分娩。

 

「這跟日本的女性地位低下有關…日本有著『女性應該忍受痛苦』的普遍價值觀,以及婦產科被忽視而邊緣化的問題。」

 

而日本媒體曾報導因全國性的麻醉藥不足,可治療癌症的醫院正考慮限制臨床實驗及大腸癌手術可能使用麻醉,也可能限制婦產科的無痛分娩,也引起大量鄉民的諷刺。

 

「有些病症不麻醉也能忍受吧,為什麼要限制無痛分娩?要防止少子高齡化才應該要推廣無痛分娩。說女人能夠忍受疼痛就是個成熟的人了?別開玩笑了,女人不是物品欸,算了,我也不想在這個垃圾世界裡生孩子了。」

日本鄉民的分娩論戰

圖片來源

對於無痛分娩,鄉民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胎跟第三胎孩子都是自然產!雖然我只遇過選擇無痛分娩的人,婦產科醫生也問我過很多次真的要選自然產嗎,但我不後悔選了自然產。自然產真的很痛,但是那份成就感跟感動,都是無痛生出來的第二胎無法比擬的。」

「我很開心我是自然產的,很難理解做無痛的竟然問我為什麼要做自然分娩,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旋轉不良,如果我做無痛就會進行真空吸引並造成孩子腦出血,很痛但是我一點都不後悔,不想讓其他人批評我。」

「海外的先進國家幾乎都是無痛分娩,奇怪的是,只有日本在美化自然分娩,對於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人來說,想到要忍受漫長的痛苦一定會恐懼,甚至有人在生產過程中喪命,無痛分娩能夠減輕母親的負擔,而且對孩子也有很大的裨益,應該加強推廣。」

 

「我生了兩胎,第一個兒子是自然產的,因為太痛了暈了好幾次又筋疲力盡。生第二個兒子的時候,我在山王醫院進行無痛分娩,生第二個個兒子的時候強烈感受到生產的感動,我確信了那些說經過自然產的痛才會產生母愛的那些話都是假的,是被迫忍受這些痛苦的祖先的詛咒。」

 

「最近東京都新增了無痛分娩補助來減輕孕婦負擔的少子化政策成為了箭靶,可惜的是,現在有著『無痛分娩是奢侈』的認知的人還很多。」

日本無痛分娩有望主流化?

在統計上,現在日本選擇無痛分娩的孕婦僅有一成左右,而對於女性生產時應選擇自然產或是無痛,你的看法是如何呢?你覺得日本之後無痛分娩有可能也變成比較主流的選擇嗎?

Japaholic
  • 滿足好奇心旺盛的日系女子們的願望,我們提供在旅遊書上絕對找不到的日本在地即時觀光情報、到日本必買的購物資訊新消息、日本生活風尚資訊以及藝術、文化等,豐富多元的內容。

妳可能會喜歡

最新排名

Share